光是一種電磁波, 是由與傳播方向垂直的電場和磁場交替轉(zhuǎn)換的振動形成的。這種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波我們稱之為橫波。聲波是靠空氣或別的媒質(zhì)前后壓縮振動傳播的,它的振動方向與傳播相同,這類波我們稱之為縱波。
橫波有一個特性, 就是它的振動是有極性的。在與傳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,它可以向任一方向振動。我們一般把光波電場振動方向作為光振動方向。如果一束光線都在同一方向上振動,我們就稱它們是偏振光, 或嚴格一點, 稱為完全偏振光。 一般的自然光在各個方向振動是均勻分布的,是非偏振光。但是,光滑的非金屬表面在一定角度下(稱為布儒斯特角,與物質(zhì)的折射率有關)反射形成的眩光是偏振光。偏離了這個角度,就會有部分非偏振光混雜在偏振光里。我們稱這種光線為部分偏振光。部分偏振光是有程度的。偏離的角度越大,偏振光的成分越少, 最終成為非偏振光。 有了偏振光,有時會給我們照相帶來不 利。玻璃表面的反射光,使我們拍攝不到玻璃櫥窗里面的東西,水面的反射光使我們拍攝不到水中的魚,樹葉表面sa的反射光使樹葉變成白色等等。晴空的藍天在與太陽方向成90度的垂直方向散射的也是偏振光,它使藍天變的不那么幽深。這時,我們就需要用到偏振鏡。
偏振光原理圖
非偏振光原理圖